返回

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34章 秋交会,收获满满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件事哄动了全县,大家都知道瑶岭农业合作社有钱,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合作社居然这么舍得投资教育。

    要知道投资教育几乎是没有回报的,眼下谁舍得这么大手笔的投入?

    这笔钱在当下能建设一座非常先进的初级中学,可以这样说,等学校建好之后就连县城的中学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瑶岭公社中学开始公开招聘教师,除了承诺的优厚的待遇之外,还承诺工作调动不需要迁移户口,没有编制的五年之内解决编制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,想到瑶岭公社中学教书也是有门槛的,首先要通过考核才行。

    方唯担任了考核组的组长,并邀请了县一中的优秀教师充当考核组的成员,沈钰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“方支书,目前报名的人数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需求,你看着怎么处理?”

    负责报名工作的是公社的干事,他这会儿都觉得很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以前只听过有人削尖脑袋想进县城的,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城里人居然愿意来一所公社中学。

    他来找方唯,问对方该怎么办?

    “人多了是好事啊,这样才有选择的余地。通知大家,考核的日期不变,三天后早上九点在公社进行面试。”

    基本上敢于报名的人,基础条件都是符合的,不符合条件的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   这实际上得益于合作社响亮的名头,得益于方唯的名人效应,同时也得益于学校开出的优厚待遇。

    等到了日子,前来面试的人的确很多,其中不乏县城各学校的教学骨干。这一次县里可是下了死命令,只要个人有意愿,任何单位都不得阻止人员调动。

    整个招聘工作持续了三天,顺利结束。

    公社中学很快就动工建设,合作社派了专人进行监督,好钢用在刀刃上,决不允许在施工和建校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。

    方唯感觉不错,因为来应聘的人有很多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。

    不过他也有意识的招聘了一些有潜力的年轻教师,这些人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活力,也代表了学校未来的发展。

    学校的建设还需要一个过程,这些成功被聘用的人要等到明年才会办理调动手续。

    此事暂时告一段落,方唯稍微清闲了一点,每天又开始泡在试验田里,继续筛选高产大豆的品种。

    这天。

    方唯接到了大东北那边传来的消息,育种合作项目再创佳绩,新品种玉米喜获丰收,亩产高出了目前平均水平四成以上。

    新品种玉米被命名为金穗1号,并在当地受到了热烈的追捧。

    合作项目开始有了收益,对方也很讲信用,按照合同的规定将分红款打到了合作社的账户上。

    “你问问他们,明年愿不愿意试着种植一下高产大豆?”

    方唯给派驻在大东北的人员布置了任务,让他们几个多推销一下他搞出来的高产大豆种子。

    “好的,方支书,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。”

    对方挂了电话,方唯随即走出了办公室,去辣椒地里看了看。

    等他来到六大队,社里的工作人员就追了过来,说邓元恩队长请他回去有事。

    方唯便开着吉普车返回了社里,他如今在合作社的内部,经常自己开车到处跑,只要不上公路也就没有人管他有没有驾照。

    “三哥,你的驾照办好了,以后想去哪儿就会很方便。”

    邓元恩前段时间在办理运输队手续的时候,顺便帮方唯办理了驾驶证。过程就不必细说了,反正他见识过对方的驾驶水平,没什么不放心的。

    方唯还以为要去应付一下考试的,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驾驶证。

    “不会有问题吧?”

    “不会,他们回头会到运输队来一趟,到时候你再驾车跑两圈,给人家吃颗定心丸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先上车后补票吗?你小子现在也挺有办法的啊。”

    方唯笑眯眯接过了驾驶证,然后收了起来。

    现在获取驾驶证说麻烦也麻烦,说简单也简单,以运输单位的名义办理就很容易。他可不是没苦硬吃的性格,反正自己的驾驶技术很不错,不用太在意细节问题。

    匆匆数日。

    方唯和盘莲花、于浩、张楚等人一起出发,先乘班车去了陈州,然后再坐火车去了羊城。

    秋交会在国内的外贸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于浩、张楚和盘莲花都很兴奋,就连方唯都对此行充满了期待。

    抵达羊城之后,一行人和方平、林汉阳他们汇合一处,然后就等着秋交会开幕。

    方唯趁着有点时间,专门去拜访了吴天明。

    两人一起吃了顿饭,不过吴天明最近太忙了,两人只见了一个多小时便不得不分开。

    方唯也不介意,他到了羊城自然要和吴天明见一面的,要不然可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接下来,大家提前进入会

第334章 秋交会,收获满满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